序言
導論
壹、基本認識
一、定位
二、編史者
三、年代
貳、結構體裁
一、文學體裁
二、段落構思
三、脈絡主旨
叁、神學信息
一、聖約
二、聖君
三、聖民
四、聖殿
五、聖職
六、聖潔
七、聖僕
八、聖神
九、聖言
肆、歷代志的詮釋學
一、猶太教對歷代志的詮釋
二、基督教對歷代志的詮釋
三、歷代志詮釋的新趨勢
伍、敘事詮釋學
一、敘事詮釋學的理念
二、舊約敘事詮釋學
三、舊約家譜詮釋學
註釋
家譜篇
第一部分:家譜楔子展示大衛及利未的重要(一1~九44)
壹、家譜突出大衛為耶和華衡量列王的標準(一1~五26)
一、亞當至以色列的家譜(一1~二2)
二、以色列被擄前支派的家譜,重點介紹猶大,並突出大衛(二3~五26)
貳、家譜展示出利未和祭司為聖殿敬拜的中心(六1~81)
一、利未祭司的家譜(六1~53)
二、利未與祭司之城市(六54~81)
叁、家譜顯示其餘六個支派,並突出掃羅(七1~八40)
一、北部支派以薩迦和中部支派便雅憫(七1~12a)
二、北部支派但和拿弗他利與中部支派瑪拿西和以法蓮(七12b~29)
三、北部支派亞設與中部支派便雅憫和掃羅(七30~八40)
肆、家譜顯示利未祭司在聖殿的職任(九1~44)
一、被擄回歸的評語(九1~2)
二、住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和便雅憫人(九3~9)
三、被擄回歸住在耶路撒冷的祭司(九10~13)
四、被擄回歸的利未人和歌唱的人(九14~34)
五、以掃羅的家族作為家譜的轉折語(九35~44)
大衛篇
第二部分:楷模典範,展示大衛作為以色列政治與屬靈領袖的標準(十1~二十九30)
引言
一、政治層面:大衛成為以色列王(十11~十二40)
二、屬靈層面:大衛尋求耶和華的心志(十三1~十七27)
三、政治層面:大衛之戰役(十八1~二十8)
四、屬靈層面:大衛對聖殿的貢獻(二十一1~二十九30)
壹、大衛成為以色列王(十1~十二40)
一、掃羅之死(十1~14)
二、大衛登基(十一1~十二40)
貳、大衛尋求耶和華的心志(十三1~十七27)
一、大衛意願將約櫃搬移到耶路撒冷(十三1~14)
二、大衛遷移約櫃後,領受耶和華更大、更具體的祝福(十四1~17)
三、大衛繼續完成運送約櫃到耶路撒冷的心願(十五1~十六43)
四、大衛為耶和華建聖殿之願望(十七1~27)
叁、大衛之戰役(十八1~二十8)
一、大衛擴展國勢(十八1~17)
二、大衛戰勝亞捫人(十九1~二十3)
三、大衛戰勝非利士人(二十4~8)
肆、大衛對聖殿的貢獻(二十一1~二十九30)
一、大衛核民數干犯耶和華,藉此選定建聖殿的地方(二十一1~31)
二、大衛預備建聖殿的材料和人選(二十二1~二十九30)
附錄
壹、猶大的家譜
貳、掃羅的家譜
叁、大衛的家譜
在動蕩不安的世代中,聖經,尤其是啟示錄的末世觀曾給歷世歷代苦難中神的百姓帶來屬天的眼光,和極大的鼓勵、盼望與安慰。如今更是這樣,因為主再來的日子更近了。為了讓廣大信徒更易讀懂,並更喜愛?讀啟示錄,吳維和博士在《王者再臨──啟示錄析讀》一書中,以歷史─文法的解經方法,用通俗易懂,簡明又重點突出的筆法,將啟示錄深入淺出地解釋出來。本書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首先,經文是由作者從希臘文直接翻譯為白話中文,書後更附有整部啟示錄的翻譯。其次,本書全部以中文書寫,未加入英文或希臘文,讀者可以一氣呵成地?讀。第三,書中每個主要單元後面都有思考問題,並在書後附有分享見解,可為讀者解惑。最後,書中沒有冗長的神學及學術討論,及艱澀的學術用語,非常適合廣大信徒閱讀。
羅羚博士
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新約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