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序
導論
第一章 何種順服?為何反抗?——路德、加爾文與諾克斯的政治神學
前言
一、路德與加爾文論「順服掌權者」一一基督徒的政治義務
二、路德與加爾文論「信仰的自由」——基督徒的政治權利
三、諾克斯論「神聖的反抗」——基督徒面對暴君時的政治責任
四、當代政治學家對路德、加爾文與諾克斯的評論
結語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真信仰與偽信仰之間——巴特的宗教(信仰)觀及潘霍華的回應
一、「揚棄」論對「宗教」與「宗教性」的批判
一、潘霍華對巴特宗教觀的回應——「非宗教的基督教」論述
三、巴特是排他論者嗎?
結語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批判實在論的抑或非實在論的?——希克與庫比特論多元的終極實在
前言
一、希克的「批判實在論」
二、庫比特的「非實在論」
結語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衝突,解構與重構——潘尼卡與宋泉盛的宗教神學
前言
一、衝突與苦難一宗教神學的起點
二、對話——宗教神學的展開
三、基督論的解構與重構——宗教神學的策略
四、從基督教傳統檢視潘尼卡與宋泉盛之宗教神學的貢獻與問題
結語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擺盪在西方與東方傳統之間——亞洲神學對西方神學的批判及其實況化詮釋學的努力
前言
一、亞洲基督徒與西方傳統的決裂
二、福音與文化的關聯
三、「實況化」原則
四、實況化詮釋學
五、對亞洲神學與釋經學的反思
六、附記——亞洲神學與後殖民論述
結語
參考文獻
歐博士站在基督教宗教改革的傳統,回應當代的不同宗教理論,竭力避免把基督信仰轉變成失去其自身獨特性,而約化為宗教的一種表達、一種模態……我們的學術,需要勇於顯明自家背後那獨特的信仰觀點,而同時勇於進入公共領域與他人實踐學術討論。祈願歐博士此書之出版,進一步促進教會群體與學術群體之間的反思和對話。
周學信博士
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授
本書呈現一條思想主線,由宗教改革精神出發,批判宗教多元主義不寬容的一面,發掘巴特、潘霍華的基督中心思想,並反思宋泉盛的亞洲神學建議。本書反映了廣闊的神學視野,立足於宗教改革傳統,探索亞洲神學建構的課題,是難得的作品,值得細心閱讀。
陳尚仁博士
台灣神學院院長
在多元主義成為既定議程的當兒,本書代表逆流而上的聲音,適時地分析和批判了神學界的多元主義論述,實屬難得,值得細閱。
柯志明博士
台灣靜宜大學
生態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喜歡巴特的幽默,像墨子那樣熱血!」──歐力仁〉(《天道傳真》[2011年3月],頁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