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序
坎特伯里大主教威廉斯序
前言:玫瑰之情
第一章 慷慨施予的上帝
第二章 施予的原理:我們應該如何施予
第三章 施予的實踐:我們可以如何施予
插敘 : 丹尼爾之死
第四章 寬宏饒恕的上帝
第五章 饒恕的原理:我們應該如何饒恕
第六章 饒恕的實踐:我們可以如何饒恕
跋:和一位懷疑者對談
後記
致謝
附註
沃爾夫的《完全寬免》一書是近年在歐美基督徒圈子中十分受歡迎的讀物。除了不少堂區採納此書為大齋節讀本外,更有不少基督徒羣體以此作為退省、學習、甚至慕道材料。喜見此書譯成中文,使華人基督徒能分享作者的經歷及對信徒的提醒。
鄺保羅
香港聖公會大主教
在這個講求公平交易的社會,施予是甚麼呢?在這個自義偽善,只會指斥他人犯罪卻毫不認識自己虛妄的社會,饒恕是甚麼呢?沃爾夫繼其《擁抱神學》之後,再以錐心入骨的傷痛經歴(既是己傷也是他傷)來沉思默想施予與饒恕這兩個基督信仰的核心課題。這本書是值得不斷細讀自省之作,特別是在當今如斯寡情薄倖的社會及教會之中。
鄧紹光博士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施予和饒恕是重要但又不易實踐的功課。雖然已有華理克牧師等人捐出九成收入之範例,但在當今富貧差距甚大的場景中,如何有決心和有意義地施予,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課題。若施予有社會均富的意義,那麼饒恕則有心理釋放的意義。上述兩個課題,均在此書中得到詳盡和深刻的討論。
吳宗文
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 主任牧師
鄺保羅
香港聖公會大主教
在這個講求公平交易的社會,施予是甚麼呢?在這個自義偽善,只會指斥他人犯罪卻毫不認識自己虛妄的社會,饒恕是甚麼呢?沃爾夫繼其《擁抱神學》之後,再以錐心入骨的傷痛經歴(既是己傷也是他傷)來沉思默想施予與饒恕這兩個基督信仰的核心課題。這本書是值得不斷細讀自省之作,特別是在當今如斯寡情薄倖的社會及教會之中。
鄧紹光博士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施予和饒恕是重要但又不易實踐的功課。雖然已有華理克牧師等人捐出九成收入之範例,但在當今富貧差距甚大的場景中,如何有決心和有意義地施予,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課題。若施予有社會均富的意義,那麼饒恕則有心理釋放的意義。上述兩個課題,均在此書中得到詳盡和深刻的討論。
吳宗文
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 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