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序
自序
導言
第1章 承傳救恩歷史傳統──舊約載體之運用(路1:1~25)
第2章 踐行上主的公義──不育婦人生子的主題(路1:26~80)
第3章 無能者的大能──福音的開始(路2:1~20)
第4章 救恩的功效──叫許多人跌倒了(路2:21~52)
第5章 修直道路──匡正宗教和政治混合的亂象(路3:1~20)
第6章 神喜悅的愛子──受苦的君王(路3:21~38)
第7章 克勝試探──勿因過去的經驗限制上主的作為(路4:1~30)
第8章 誰是敵人?誰是子民?──重新定義上主的子民(路4:31~5:11)
第9章 福音的真諦──重新詮釋摩西律法(路5:12~6:19)
第10章 神的嶄新群體──終末的福分與賞賜(路6:20~49)
第11章 救恩臨到外邦──彌賽亞的宴席(路7:1~50)
第12章 忍耐結果子──是遵行主道,或是隨從別的思潮?(路8:1~39)
第13章 新的出埃及──面對不信、歪曲的世代(路8:40~9:50)
參考書目
本書沒有就路加福音中舊約之引用和暗指進行冗長的討論,而是透過猶太解經傳統的視角,提出了耳目一新的分析。作者為從舊約背景解讀新約所涉及的方法論問題,提供了深入的介紹。尤其在當今混亂而富挑戰性的環境下,還展示了詮釋和解讀路加福音的洞見。對於研究和實踐聖經的人來說,本書的內容都值得深思,並可作為寶貴的參考資源。
鮑維均博士
美國三一神學院院長暨新約科教授
我的博士論文是從舊約出埃及的歷史理解聖餐,特別是從逾越節和西奈山神與以色列人立約的歷史,重新理解耶穌於最後晚餐所說的話。當我與不同的信徒,包括博士班同學交流的時候,發現很多人都感到從舊約背景來理解新約是奇特的事。我相信問題所在並不是有些基督徒對舊約興趣不大,或認識不夠深,而是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我們忘記了自己原是外邦人而已,我們原本是與救恩無份的!
我們得與神建立關係,原是被納入祂與以色列人更悠久的關係中。正如我們都曾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加入一段進行中的對話,或加入一個已有多年的朋友圈子,總有些言談或節禮是不易明白的,因我們缺乏了某些背景(context)。基督徒信主、讀新約聖經都是一樣。
我特別留意到自己的信仰群體(華人福音派教會),雖然多強調傳福音,對於查考聖經也不絕陌生,但對於福音內容的理解,大多時候是倚賴保羅書信,例如論到人人都犯了罪、因信稱義、唯獨基督、唯獨恩典的教義。看看我們熟悉的傳福音工具——三福、四律、五色珠,都幾乎沒有提及以色列的。當然頭腦上我們知道自己是外邦人,但實際上沒有謙虛下來,慢慢細聽整本舊約裡,神與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並容讓這幾千年的救恩歷史引導我們理解今天與神的關係。相反,教會常常只是以「信」和「未信/不信」這兩個類別來區分,以為我們基督徒是神所揀選的,因此就比其他人與主更親密,但其實在整個救恩歷史中,我們都是最遲來報到的。正如陳偉迦博士提到,我們就算讀舊約,也常只是視之為新約已應驗的預言。但我們讀舊約,不應將新約讀入舊約,而是要在舊約的光照下讀新約(not reading the Old Testament in light of the New, but reading the New Testament in light of the Old)。
本書的意義不單是介紹路加福音頭九章的舊約引用,以及介紹「載體」這個詮釋的理論或工具,更重要的是開闊信徒的眼界,讓信徒明白自己不過是外邦人,須耐性沉浸於舊約那非常豐富、動人的語境中,才能開始領略新約和福音。
楊思言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神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