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玲序
致謝
導論:從巴特到「後現代」理論
第一部分:催化劑與共通主題
1 重導過去:仿效前鑑別時代的詮釋
2 信仰準則內閱讀:與教義互動
3 與別人一同閱讀:聆聽聖靈的羣體
第二部分:持續的挑戰
4 「擄掠埃及人」,還是效法他們?與聖經神學交涉
5 像讀其他文本那樣讀聖經?與通用詮釋學交涉
6 從「西方」學術界到全球教會?與社會位置交涉
結語:到最後,上帝
參考書目
聖經與神學豈可獨立自存?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竟在後現代的風潮下,瞥見回歸和整全的必要。神學詮釋就是這樣一條路徑,確認神話語的雋永和對應、多元和統一,整合學術和信仰的探討和實踐。本書詳細交代這覺醒的由來和課題,是了解近年西方聖經詮釋和神學發展必讀的作品,也是關心華人教會未來命脈及聖經詮釋不應錯過的參照。
孫寶玲博士
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院長
在當代學術領域裡,聖經研究和教義論述常常出現貌合神離的情況,這對於教會信眾、神學生和牧者來說,都是難以理解以至引起困惑的現代現象。值得慶幸的是,近年在頂尖的學術討論中,湧現了一批力圖彌合這道裂縫的學者,特雷耶是其中一位值得留意的新銳作者。
林子淳博士
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特雷耶是福音派學術圈中進行聖經、詮釋學與神學綜合的頂尖學者。此書是甲級的導覽之作,為有志於與天主教學者等攜手向前的福音派人士指路。
喬治
Timothy George, Beeson Divinity School